第(3/3)页 a排居然是第三列,顾陆找位置时有些好奇,难道英国的字母排列不是ABC? 坐下后,顾陆环顾四周,是能容纳一百多人的小剧场,上座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多数观众是父母带着孩子,《柳林风声》是英国非常著名的童话。基本等同于国内大灰狼和小红帽,家喻户晓。 看儿童剧之前,顾陆也稍微对故事进行了一些了解。 胆小怕事的鼹鼠。 热情好客的水鼠。 具有领袖风范的老獾。 追求时髦的蛤蟆。 等等,动物拟人化,是沈老师擅长的领域。实话实说,沈老师的作品虽然一点也不写实,甚至很多描写违反动物常识,但精彩程度不下于《柳林风声》。 表演开始,即便以顾陆的英语听力水平,只能零零碎碎听懂,但他仍旧看得非常认真。也是对表演者的尊重。 看了十多分钟,合成列表都没触发,顾陆还认为是自己方向弄错了。就抱着尝试自己没有尝试过的事,继续看。 演出半小时——脑中有熟悉的响动。 三个标签化作书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详情:该书借用《柳林风声》的角色,讲述蛤蟆先生接受心理咨询的故事。是英国国民书籍,被评价为心理咨询最好的科普书籍。畅销十数年,拯救了无数迷茫的少年。 真的触发了! “看名字,这么龙套的书,有这么厉害吗?” 两个半小时的儿童剧,中间有十五分钟休息时间。顾陆从头看到尾,结束时和小朋友们一起起身鼓掌。 平面国是理科科普,这一本是文科的。 顾陆发现自己可以制霸文理双科的科普! “提上日程,必须提上日程!” 不得不说,今年是咕噜大王的爆发年,国内外双开花。 心满意足的回家。 将《威茅斯的阴霾》写完。 投给谁呢? 英国基本上的报纸都可以连载,哪怕是御三家。只不过泰晤士报和卫报对作品的刊登要求严格,需要作品有更多的文学性。 “每日电讯报刊登的作品要求没这么高,但这么出名,根本就不缺稿子,所以……” 顾陆选择了《每日快报》,销量和覆盖面积都不错,关键是对刊登的审核机制非常宽松,什么题材都可以。 坐飞机离开前,将稿子教给了姚小驹。 为何没直接投?废话他敲出来的是中文,需要姚小驹找人翻译再帮忙投。 既然咕噜大王飞走,总结一下他来伦敦一趟参加签售的实质好处。 仅仅两天,《小王子》销量增加三万。即便顾陆只有百分之七的版税率。可半精装的《小王子》售价8英镑。 三万册24万英镑,分到手的小钱钱也不少! 国外事毕,国内—— “唐恬啊唐恬,你怎么解释?!为什么要欺骗我们稚嫩的感情。”舒柔激动。 “?”唐恬呆愣。 “你之前说什么,社团的活动室都很好。”舒柔说,“哪有什么活动室啊,根本就没有!” 关于这一点顾佳渝也深深赞同,“的确没有,社团活动都是在教室。” “我也没想到,没想到社团活动室只有刊物社存在……”唐恬解释不清楚了,她知道社长牛逼,但没想到这么夸张! “还憧憬舞蹈社的练功房呢,结果只有周三下午能够用室内体育场。”顾佳渝说。 三人边说着话,边收拾着东西,准备往教室外走,星期五放学了。 巧合的是,从英国回来的顾陆,正马不停蹄的来到班上。 他给妹妹带了礼物,并且还要领着女侠去看大惊喜——属于女侠的房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