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毫无作用。 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尼古拉的觉醒太过惨烈,就好像在这片土地里最常见的土豆,削掉脏兮兮沾满泥土的皮,把果肉就这样置身空气中,没一会就“黑”。 科学来说让土豆变黑的氧气参与,发生了酶促褐变反应。 那么让尼古拉成为现在这样的是什么? 是制度。 是所有对他好的,以及所有对他不好的制度。 是所有人。 是所有正在压迫农奴的人,以及所有被压迫的农奴。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鲍里斯,遵守基督教义,不做宣誓,不听从一个以国家名义下达剥夺他人性命的命令(服兵役)。 被抓进了监狱。 第十四场,跳舞的人作为过场。 在这个过场中,其他演员下去,舞台上的道具也被撤下。 舞台上只剩下孤独的瓦尔瓦拉(尼古拉),他目光凝视着天花板,好像凝视着天父,“瓦西里·尼卡诺罗维奇(司祭)回到教会去了,鲍里斯是我害的,柳芭要嫁人。难道我错了,错在我信仰你?天父啊,帮助我吧!” 《光在黑暗中发亮》——原著并未亮起来,托尔斯泰停笔,到此为止,他再也写不下去了。 尼古拉要活不下去了,就如同他真实的生活,走不下去。 大文豪托尔斯泰也并未找到继续走下去的答案。原著,顾陆是按着自己脑袋硬啃的,这一连串的外国名字,看着人脑壳疼。 但优秀演员们完成的戏剧,顾陆却好像得以窥见大文豪的内心。 即便需要配合顶端的字幕来观看,可演员的塑造力,那仰头,似乎在向天父求救,仿佛在发出无助的呜咽声。 大脑门萨、络腮胡金、奥克萨娜等看过原著的作家鼓起了掌,因为他们知道精彩的演完了。 该鼓掌了,不是还有一幕吗?其他没阅读过的观众诧异,但还是鼓掌吧。 哗啦啦—— 哗啦啦的掌声。 所以说,如此遗作,你怎么敢续?奥克萨娜看向顾陆,见其没有反应又看向送书的尤里。 萨利尼科夫也看向顾陆,他想见到窘态,因为正常作者,在看到如此作品,都会望而生惧。 “无论作品如何,内心很稳定。”萨利尼科夫也就是大脑门萨收回目光。 舞台布置完毕了,瓦拉瓦尔和刚才的舞台扮相有明显的衰老。 旁白阐述,已是十六年后。 续作写这么后面?奥克萨娜诧异。 饰演学生的演员说的第一句台词:“我们只是要问列夫·托尔斯泰一些事——只有一个问题,当然,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对他应该也是……” 如萨利尼科夫、爱德华·韦尔金、奥克萨娜·瓦夏金娜呆住了。 是真名? 观众也呆住了,直接出现了作者托尔斯泰的名字?舞台错误?! 尤里就喜欢旁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他嘴角露出笑容。真正的震撼才刚刚开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