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简韫的身世-《去他丫的疯批夫郎,老娘背靠商城做首富》


    第(3/3)页

    当年奋战高考的时候,身为文科生的她,早将从隋朝至明清的科举制演变和社会影响背得滚瓜烂熟。

    在科举制走向成熟之后,科举考试,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古代文人实现阶层流动的唯一途径。

    一朝金榜题名,便鱼跃龙门;倘若名落孙山,那十年寒窗便是一纸笑话。

    哪怕在这个女尊的世界,这些规则仍然适用。

    只不过参与科考的,从男人变成了女人罢了。

    而简韫的母亲三次乡试落选,不是因自身才学有缺,而是因小人作祟,如何能不抑郁于心?

    三个三年,便是十年。

    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呢?

    不出所料,接下来便听见简韫在她耳边哽咽道:

    “我娘,她空有一身为国为民的热血,却报之无门。屡试不中的打击令她消沉,身体状况也每日愈下。后来……在我十二岁那年,她便郁郁而终了……”

    听着耳畔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顾筱终于忍不住,单手把控缰绳,腾出左手握住简韫的手背。

    朔风扫过面颊,吹起他额前的两缕发丝。

    他分明穿着棉制的冬衣,但顾筱却只感到手心一阵凉意,简韫紧握在一起的十指冷得像冰一样。

    顾筱赶忙“吁”的一声,勒住马,回身从车内包袱里拿出一个汤婆子,摸了摸,里头的热水还有温度,还算暖和。

    于是她将汤婆子塞到简韫手里,紧接着才抓起缰绳,继续策马赶路。

    “那你爹呢?”顾筱问道。

    简韫弯着腰,低着头,手里抱着汤婆子,感受着暖意一点点从手心流向身体各处,心房不由得跟着恢复了温度。

    微蹙的眉头松开,眼底的愁闷被一抹浅笑冲淡。

    他总算可以淡定地回答道:“我娘走后不到半年,有一次,爹去河边捕鱼,失足落水,没救过来。当时我还小,只能跟着叔婶生活。”

    “原来你还有叔叔婶子呀!”顾筱失声惊讶道。

    她还以为,父母双亡后,简韫在这世上便已无近亲了呢!

    “那你叔婶在哪儿?他们知道你被卖了的事吗?或不定这些年,他们一直在找你呢!”

    但简韫的回答却当头浇了顾筱一盆冷水。

    “就是叔婶将我卖给人贩子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