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南巡遭遇刺客-《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真相》


    第(2/3)页

    此次南巡,康熙要去杭州,没打算在江宁久驻。以张英、曹寅恳奏,尤多留一日。在行宫接受过地方疆臣晋见朝拜后第三天,御驾南去。康熙似乎意犹未尽,拉上张老先生同行。御船在波平浪静的大运河上缓缓行进,魏老头子、高士奇和张英,侍候着皇上,在金碧辉煌的御舱里或奕棋,或饮酒赋对,饱览江南美景,不亦乐乎。

    为搏皇上一乐,高士奇瞅一眼老张英道:

    “张老先生,听说在你们家,有一首绝对是不是?”

    “哪有什么绝对?”张英故装糊涂。

    “说说何妨?”康熙也来了兴致。

    于是高士奇朗声念道:

    “六尺巷两宰相少相老相子承父,

    这不是巧对绝对是什么?”

    “嗯,出对不错。”康熙点头说,“张家一朝两相,旷古未有,况廷玉是本朝最年轻之大学士。后阙工整,只是‘六尺巷’有何来由?”

    张英拘谨地一笑说:

    “禀皇上,下臣还在朝廷时,老家人与邻居叶姓争地界不休,常有书信。臣下在烦虑中寄打油诗一首。诗曰:

    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有所悟,拆让三尺。叶家感其义,也退后三尺,故成此巷。年深日久,六尺巷竟成地名。”

    康熙抚掌大笑道:

    “好,好,让利取义,以和为贵,中庸之道。先生以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廷玉秉乃父之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朕就喜欢他这点。”

    “皇上过奖了!”从皇上金口听到对儿子的褒奖,老张英自是激动不已。

    魏老头子皱着眉思索良久,忽对高学士说:

    “张相家的那首对子,怎么就成绝对呢?”

    “东亭兄有了?”高学士明知老魏学问不行,为求皇上开心,故意挑衅地问。

    康熙瞅着魏东亭,也来凑兴。斯时,御船已抵达太湖入口处的五门闸,魏老头指着湖洲上正在啃草的牛群,咳咳嗓子朗声说出他撰的下对:

    五门闸一群牛大牛小牛哞接哞

    接着,他还学了两声牛吼。那牛吼声学得倒像是可以乱真,引得岸边的牛群此呼彼应。直乐得康熙、臣下和在一旁侍候的太监宫女,笑得前俯后仰。

    太湖笠泽,碧波万顷,芦花摇弋,青山如黛,水鸟在御船上空咿咿呀呀盘旋。七十二峰在天际星罗棋布,此真是天下第一江山也!周览胜景,一洗襟尘,把酒临风,康熙其喜洋洋者矣!

    老家乃浙江钱塘铺的高士奇,见康熙兴致颇高,脑子一转,又说起了江浙一带文人学士的风流掌故:

    “圣上,您还记得先帝驾崩那年正法的金圣叹吗?”

    不等康熙答话,张英悄悄捅了高士奇一下,生怕这个说话没轻没重的“滑稽大臣”,提起顺治朝“文案”,惹发是非,引得皇上不高兴。

    老朽昏聩的高学士却没有领会,兀自侃侃言道:

    “金圣叹和他舅父钱谦益,就是太湖左岸苏州地方人氏,”他指了指烟波浩渺的天际,“这舅甥,一个号称江南才子,一个与吴伟业、龚鼎孳号称清初‘江左三大家’。说起来,两人都有些学问。”

    处死金圣叹,康熙还只七岁,钱谦益坐罪,更是在他出世之前。金、钱既是江南名人,他倒也想听听。高士奇一看皇上专注,抿了口茶,神气活现地续说道:

    “某日,金圣叹在茶馆,听老少二人在谈巧对。一个说有了,你的上联是:

    猫伏墙头风吹毛,毛动猫不动;

    我的下联是:

    鹰立树梢月照影,影移鹰不移。

    另一个忙道:真不愧对对老手,佩服佩服。晚辈还有一上联,‘上素月公饼’,再请赐教。老者拈断三根须,也没对上。金圣叹禁不住脱口而出,这有何难,对‘中糖云片糕’不就行了?”

    张英怕皇上听不懂江苏吴语,解释道:

    “在苏州话里,‘上素’是‘尚书’的谐音,而‘中糖’就可意会‘中堂’,也算巧对了。”

    康熙连连颔首。

    “还有更巧的,”高士奇沿皇上目光望去,前方湖面突然浮出三座小岛,这是太湖名胜“三山”,他也就奇峰突兀地吹道,“那老者又出一联: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

    金圣叹眉峰一耸说,有了,下联可对:

    少老头,坐躺椅,由冬至夏读春秋。

    不知可否?”

    康熙点头说:“《春秋》是史书,自是可读。”

    “钱谦益却枉为‘江左三大家’,”高士奇谈峰不减,“生性老奸巨滑,玩世不恭,见奶就是娘。明万历年进士,曾授编修,讲学于东林。东林党案,遭劾罢官。崇祯元年复起礼部侍郎,参讦再次削职归乡。明亡,他又依附南明马士英。先皇二年,大兵南下,他率先迎降,保全性命,放了个礼部侍郎,令修明吏,后坐负罪。如此无骨之人,连外甥金圣叹都瞧不起。那次来钱府祝寿,高朋满座,都说金圣叹书法好,耸恿他一献墨宝。金也不推辞,当众碾墨挥毫,写了上联:

    一个文官小花脸;

    众人一见,吓得乍舌失色,钱谦益顿时气得两手发颤,当着众人又不便发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