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堂吉诃德与新书-《文艺界奇葩》
第(3/3)页
“咳咳,子言你莫管他。”康有为老脸一红,又斥责了康同复一句,“休要胡言乱语。”
康同复吐了吐舌头,也就没再说话。
庄言对她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并不感觉稀奇,上次去康有为家拜访的时候,她就是这样的口无遮拦。
所以也就并未在意,继续说道,“名字不过是个代号,要说这书跟我之前的书也有些不同。”
“哦,何处不同?”连立文问道。
“处处都不同。”庄言笑了笑,“先说这本的叙述手段上,与我往常的所不同,这本并不关注人物和事件本身,而往往会告诉读者我是在用什么手法虚构作品,向他们交代我创作的相关过程。”
他这话一出,很多人都有些不解。传统的观念上,写就是为了让人认为作者说的故事是真的,但是这样暴露虚构手法,就会让读者觉得这事是假的,说白点就是“跳戏”,再白点,就是没有代入感。
正如后世的一些网络,书里面的主角经常跟作者对话。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就像漫威里面的死侍,也时常跟画面外进行交流。
辜鸿铭和刘鹗若有所思,似乎在认真思考这中间的道理所在。
段祺瑞先问:“告诉读者你是在用什么手法虚构作品?这样的话,跟读书汇报有什么区别?”
庄言摇了摇头,“并非如此,这种暴露虚构行为也非我独创,《堂吉诃德》与《项狄传》中便有这样的叙述方式。”
为什么要提到《堂吉诃德》,完全是因为这部对现代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例如他改变传统单一叙述主题模式,采取多重叙事角度,而他在运用的不确定性,距离叙事等技巧甚至具备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文艺界对于《堂吉诃德》的研究一直没有停下来过,而庄言今天要提到的一点,正是这个时代还没有研究出来的一个地方。
《堂吉诃德》的第二部中,有一处故意暴露了虚构的痕迹,作者塞万提斯安排堂吉诃德参观印刷厂,发现那部伪作并抨击它是“荒唐的东西”。
而堂吉诃德发现的那部伪作,便是塞万提斯在创作第二部的时候,市场上别人抢先出版的盗版《堂吉诃德》第二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