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王明回国-《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八路军教导师光复绥远全境,安定民心、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安置移民、建立绥远抗日民主政权。以李卓然为政府主席、**斋、云王、德王、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尔扎布担任副主席,教导师供给部长廖静民为经济规划处长、吴鹤龄任民政处长、王宗洛为基础教育处长、教一旅供给部长彭嘉庆任交通运输发展处长、19军兵工厂副厂长刘康任工业发展处长、19军辎重团政委张忠孝任水利发展处长、归绥大盛魁经理段履庄任商业管理处长、卓尔扎布任农牧林业管理处长、19军医院副院长钟有为任医疗卫生处长、绥西工委书记乌兰夫任民族事务处长、李守信任对外联络处长、东浩济特郡王松津旺楚克任扶贫救济处长、郭象伋任绥远文史馆馆长。
陶克陶、于兰泽、金永昌、补英达赉、宝贵廷、乌古廷、包悦卿、刘继广、王振华等分别就任政府官职。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各族力量、爱国抗日的民主政权迅速得到焦头烂额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批准。沿用张掖各种政策法令,创办学校、发展交通、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鼓励工商发展,王公贵族们被**斋的优惠政策和远景规划所吸引纷纷拿出巨额家产参股创办工商企业。
教导师逐步放弃张家口、大同,沿路动员民众、收拢溃军、解救战俘,拆卸装备物资、铁路设施月15日撤回绥远。张家口至大同、朔州至大同、大同至丰镇间的路轨、电线、信号灯等被拆一空。沿线群众帮部队破坏铁路后撤向河套。
教一旅、教二旅12000多人驻守集宁、卓资、归绥、和林格尔,与**师的晋北根据地联通。补充团吸收四千多晋绥军后成立教三旅,李太国任旅长、郑维山任政委,驻防包头、加紧训练。组建19军野炮兵二团,祁清荣任团长。
孙玉清任绥远工程兵司令,驻防后套,从事根据地工程建设。方强任工程兵一师日军俘虏6000余人师长、尹宝山任工程兵二师蒙疆军俘虏10000余人师长、熊厚发任工程兵三师晋绥军残兵10000余人师长。
傅作义36年把在百灵庙起义的德王蒙古保安总队部队1000多人组建成立蒙旗**旅,驻地固阳,旅长白海风蒙古族、**员、政治部副主任乌兰夫。日军进犯归绥,该部主动驰援与敌激战。以该部为基础组建两个蒙古骑兵师,白海风任蒙古骑兵一师师长、乌兰夫任政委,云青为第二师长、赵诚为政委。教导师教导营加入一师、骑兵营加入二师,成为骨干,组织蒙古族士兵进行正规化训练。
在山中伺机行动的骑兵第六师师长刘桂五发现进犯绥西的日军抓的抓、逃的逃,竟被八路肃清。亲自拜见教导师长王树生、观看了战俘营和缴获物资,原本就倾向革命、主张抗日的他面见陈海松后率所部九千余人接受八路军领导,编为19军骑兵师,刘桂五任师长、**调任政委,驻地固阳,一面按八路军要求训练一面向北警戒。
过了河的**师各部在辽阔的鄂尔多斯高原上一路向东耀武扬威,吓得挺进军、骑六军不断南下。日伪军一度逼近陕西榆林,迫使绥远撤下来的机关部队全部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榆林、绥德的国民党驻军、当地政府也都南逃西安,丢下大批国土被取得联系的延安留守部队占据,至此绥远根据地与陕甘宁根据地连成一体。
11月19日,完成了绥远根据地创建任务的陈海松正准备带领独一旅前出燕山,开辟新的根据地,以大的军事行动牵制日军分兵向东时,接到中央电报,命他将指挥权移交副军长徐向前,立即前来延安。
陈海松命令王大勇率部向晋察冀转移,逐步潜伏到蓟县附近,与张峰率领的冀东人民救**取得联系,准备建立冀热辽敌后根据地,先了解周围敌情民情、自然地理,制定切断交通干线、突袭北平、天津、承德、唐山、秦皇岛、山海关等地的作战预案。
向徐向前移交了军权、与陈昌浩、李卓然细化了根据地发展规划,马不停蹄地赶到设在包头机场的第二航空学校,乘坐苏联教官驾驶的缴获来的日本运输机,带了许多缴获的日军物资飞向延安。
11月20日,陈海松第二次降落在延安机场,**中央办公室主任杨尚昆、留守兵团司令肖劲光前来迎接他,刚见面当胸就是一人一拳一个熊抱,“好小子,几个月不见都成了国家英雄、民族楷模了。你就不能悠着点,慢慢来,华北的鬼子叫你杀的七零八落,老总们既高兴又担心你怎么收场呢。”
“没什么大不了的?碰着了就不放过,我已经布好了局,就等着鬼子来送死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