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陈明仁的计策-《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副师长陈泰远是黄埔三期生、贵州贵定人,黔军东征差点落了个乘兴而来撤编散伙的下场,他也心里窝囊,经常和陈明仁交流战略战术,对**统帅部的被动、呆板的打法颇多抱怨,听了战区新的战略计划,兴奋地一拍桌子,喊道:“果然是名将呀!想法就是不一样。”
二团团长张学圣是原贵州省保安二团的团长,九江防御时拼死冲杀,自己负了伤全团几乎拼光,一直坚持到其他部队跑完了才被迫撤离,而友邻那些高级将领闻敌即走、毫无战斗意志,让他十分痛恨。
如今团里一大半是新补充进来的四川壮丁,训练热情挺高,一心想再和鬼子较较劲。听说要主动攻出去高兴地说:“跟着这样的长官轰轰烈烈打一场胜仗,格老子死了也心甘,人家连战连捷,打心里就没怯过小鬼子,咱们也不怯他小日本!”
一团长王伯勋,是贵州安龙人,在贵州讲武、日本步兵学校毕业,不属于黄埔嫡系,自视很高对**高级将领的指挥水平、军事造诣嗤之以鼻,没想到冒出个会打仗的。“嗯!这样的指挥才有胜仗打,不然竟是防守、撤退、再防守再撤退,再退就退到咱们贵州了。”
参谋长是湖南人段华唐,他关注的是眼前的任务,他不无担忧的说:“战略的确很好,可师长,咱们就八千人,要守两天一夜是不是力量有些单薄呀?”
三团长王崇俭是湖南新化人,贵州讲武毕业后就留在贵州毕节保安团,这次被抽来东征,一个团打了半天就垮了,让他对鬼子多少有些恐惧。附和着说:“是啊,师长,我们三团虽然齐装满员有两千四百人,可老底子损失很大,补充的新兵枪都打不准,其他的技术更是稀松,趴到城墙上基本就是送死,能顶一天就算是不错了。”
陈明仁点点头,分析道:“我们一个师守卫瑞昌,很多官兵感到难以胜任,这是因为大家还是用九江防守战的方法来看待这场战斗的。九江为什么输了,部队缺乏统一指挥,没有完整的计划、相互缺乏支援,没有纵深和层次,一处突破全线崩溃,加上高级将领带头逃跑,造成军心动摇。在战场组织上。
这次不一样,陈长官要求各战场各部必须联动、有细致的配合、接应等任务要求,严令各部任务必须完成,谁贻误战机、观望犹豫他就对谁军法处置。他可的头目,又有老头子的尚方宝剑,谁敢不尊号令?连李延年、汤恩伯、关麟征都率部赶往各自战场了。”
“听说他很年轻,他真敢杀**将领?”
“他可是说了,谁谁拿战役计划不当回事,谁就拿国家民族利益当儿戏,就不配当军人,造成重大损失者就是民族败类,等同于汉奸,你说他敢不敢杀!”
张学圣又一次拍案而起:“早该杀了,日妈妈的九江要不是咱们旁边的预备九师放弃阵地率先逃跑,老子的二团也不会陷入包围,一千多弟兄就不会全部阵亡。可下来他们改编成了44师,咱们却要撤销番号,格老子还有天理吗?”
陈明仁抬手示意他坐下继续说:“这次瑞昌战役不是咱们一家打,我可以告诉大家李仙洲92军两个师就在南北两山,他们的任务就是掐断敌人的运输补给线。关麟征52军正在赶来,准备在23号夜里实施突击。陈司令已经派出部队打击敌人空中力量,我们不是孤立的。试想五个师对付小鬼子一个旅团有什么好担心的?
再来说说瑞昌防守,这是整个战役里最关键的,我们守得好就能把旅团紧紧吸引到我们身边,为突击部队的集结创造条件。所以我们一定要守到反攻发起之时。
刚才大家都看了地形,也说了咱们的不利条件,下面说说我们的优势和长处吧,对照防御条例里的基本原则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减少损失、拖延时间。”
二团长张学圣率先说:“师长,咱们就是能拼,敌人的进攻基火炮轰炸,步兵冲锋、机枪、掷弹筒掩护这些老方法,我们必须做好自身的防护,在城墙上多堆沙袋,在城外挖掘堑壕迟滞敌人。炮兵对城外各处提前做好测量标注好坐标诸元,随时进行压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