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海松见事已至此蒋介石明显开始防范**,调自己离开第七战区态度坚决,他开始把不利局面向有利方向引导。借此机会把党的力量引入大后方,用国民政府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法地控制安置区、兵工企业、厂矿运输行业,在国统区发展起红色的力量。 蒋先生一厢情愿地认为战争出现曙光,就让他得意去吧,有他慌忙中求自己救火的时候。想到这,他给周副主席递过去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对蒋先生说:“多谢委座垂念,打了一年多我还真是身心疲惫,需要离开战场缓口气,去后方搞搞建设我没意见。不过我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出成效,没有相应的权利政策无法推进、说话也没人听,累死也不会有结果。” 略感惊讶的蒋先生没想到这个不吃亏的家伙怎么这么痛快就答应下来了,要权要钱那还不简单,你只要不抢委员长当,其他的有什么,还不是在我的控制之下吗?冯玉祥、程潜、李宗仁还是副委员长呢,还不是打发到一边发挥不出影响力,你个半大小子有什么好怕的? 他故作深沉、满是理解地点了点头,表示可以接受。 陈海松当仁不让毫不客气地开始规划自己的新岗位:“卑职要求成为最高军事委员会委员,副总参谋长,后方经济建设委员会包括军委会国防工业之第三部、国民经济之第四部、国际宣传之第五部、民众组训之第六部,国民政府运输部、工业部、经济部、教育部。 一年时间让国防工厂全部开工、市场稳定逐步繁荣、离散人员全部得到安置、道路畅通、学校复课、新办中小学校两万所,预备役训练走向正常、提供合格兵员20万。 三年时间兵工厂恢复战前水平、开垦荒地1000万亩,新增公路一万公里、铁路2000公里,各县建立预备役训练营、年输送合格兵员50万。 五年军工企业满足战场需要,吸引外资新建钢铁、煤炭、化工等大型企业十处,钢产量过百万吨,规划铁路一万公里,当年建成2000公里,全国税收增加两成。年提供合格兵员100万。 为此需要财政部每年向后方建设委员会拨款5个亿,聘用干部1万人,工作制度、用人标准、人员来源由本长官制定,财政部、经济部全力配合。本长官有全国巡视督导之权,有建厂建校择地安排之权、有征地修路派丁之权、有就地免除不合格官员之权、有临时任命代理官员之权,有与外国财团接洽采购之权。所有财务向社会公开,接受民众监督。” “你这口也张得太大了吧?最高军事委员会那是本党领导军事斗争的决策机构,你个异党分子有什么资格加入?还副总参谋长,陈部长都没当上还能轮到你?,还要管那么多个部、那么多的人、拨那么多的钱,你还真把自己当成党国的救星了?” “周总司令,你还别说海松我呀真是党国的救星!十年后你就知道了。现在你们相信我、重用我,党国还有救,否则等病入膏肓真的就无药可救了!” “说你胖你还真敢喘,你就不怕党国达官贵人、将帅群僚对你不满,让你骑虎难下。”(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