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华北起烽烟-《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华北各根据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民间经济鼓励与敌占区的商贸往来,农具、布匹、食盐、药品、粮食、铁器、牲口等交易始终在暗中进行,也给这些人的活动创造了机会。不过他们也领教了根据地内紧外松、全民皆兵的厉害,一大半的探子再也没有。

    侥幸的也是只在规定地域进行买卖的小商人、手艺人,不敢明目张胆探询八路军驻军番号、兵力装备、指挥官姓名等敏感消息的胆小者,谨慎地一边交易一边用眼睛观察、耳朵偷听,不盲目进入根据地中心区域,带一些道听途说的零星资料。

    就这些各地汇总的零星资料也让杉山元、桥本群、百武晴吉等人郁闷不已,皇军身后的大片控制区实在是太虚弱了,铁路沿线以外的县城乡镇基本被八路军所控制。

    晋察冀、冀热辽、晋西北、晋东南、冀中、鲁中、冀鲁豫等军区拥有超过个师以上的番号、万左右的正规军,建立起一百多个民主政府,县有营级规模的县大队、镇有连级规模的区小队,村有排级规模的民兵队,此外还有妇救会、儿童团等组织。

    皇军建立的维持会、乡公所全都是鼠两端的滑头,皇协军更是无胆鼠辈,既为皇军工作也暗中和八路军眉来眼去,默认其在乡村发展蔓延,皇军派粮派饷他们也收,可转脸报告给八路军再抢。八路军主力部队来来往往他们也假装看不见,也不主动汇报。

    唉!也怪不得他们,华北皇军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兵力单薄分散,有的县基本没有驻军。接替杉山元坐镇中枢的梅津美治郎、东条英机急于迫降国民政府,连续发起武汉战役、远东战役、华南战役,南边北边都在打仗,不停地调用他的兵和作战物资。

    打完徐州的第二军、骑兵集团、第五重炮旅团、飞行第一团陆续调入华中方面军,新编7师团、114师团、3个**混成旅团也陆续南下,11、116师团北上又南下,最少时他的手里只有个师团个旅团不到1万人,统治着晋察冀豫鲁苏近百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的土地,管理超过一亿以上的怀有敌意的中国人,连守卫中心城市和运输线都不够,。

    各部被迫放弃大片占领区,收缩兵力分散配属在铁路、公路沿线,确保战争物资从山海关、天津、青岛、连云港运往合肥,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的粮食、煤铁运往各港口。

    就这也不安全,胆子越来越大的八路军小股部队经常在公路、铁路上伏击小队、中队押运的物资,在援军到来前抢走皇军也很缺乏的粮食、罐头、军装、军毯、弹药、油料、药品。

    更有甚者八路军还在交通线上围点打援,大队以下的增援往往被两三倍的敌人包围消灭,七八两个月里八路军为了配合苏联的远东作战更是频繁以团、营为单位主动出击,运输线、矿山、孤立据点遭到毁灭性打击,零敲碎打的也死伤了上万人,丢了上千万元的物资。

    以杉山元的强悍个性能容忍这样的统治局面,他指挥18、19、6、14等师团、第、3、等旅团在石太线、同蒲线、胶济线、平绥线上先后组织了数次治安整肃行动。

    结果残存的部队被消灭了不少,刁滑轻便的八路军部队总能跳出包围圈迂回到皇军侧后对辎重部队、炮兵部队、孤立部队发动袭击,迫使皇军在山区、平原往来驰奔无功而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