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名将”之姿-《土佐之梦》


    第(2/3)页

    看到我如此沉着,加藤光泰的神情更加严重。他微微点了一下头,然后双手立举着太刀,侧身收回靠住右肩。忽然他前进一步,“嗨!”的大喝一声,举刀向我劈来。

    我迅速反手向上一撩,两把太刀在我面前一尺半处相斫。海月果然不愧是宝刀,加藤光泰的太刀一下子断成了两截。他迅速退开两步,望着手中的断刃,脸色阴晴不定。

    忽然,在加藤军的背后响起了一片喊杀声。我心下大喜,终于来了啊!

    挑出近四百精英后,川并众中剩下的人战力自然不高,而且基本没受过训练。如果论个人战力的话,这些人也许还赶不上面前的加藤军,但是他们的嗓门确实是够大了!

    加藤军势是吧?自家的军势还在混乱之中,前有整齐严密的枪阵,后有以逸待劳的伏兵,自家主将单骑讨似乎也落在了下风,这下你们总该投降了吧?

    虽然心中乐开了花,我面上却是一片淡然:“是殿下的武器不好,请换了武器,再来比过如何?”

    “请问这枪阵是何人所创?这计谋是何人所设?”加藤光泰涩着声音问道。

    “正是在下。”我收刀入鞘。

    加藤光泰长叹一声,放下了手中断掉的太刀:“吉良殿下大才,在下输得心服口服。”

    ……,……

    解决了加藤军势之后,我们趁势进军,将芋岛、平岛、若宫、平成和德田五村收入囊中。加藤家是这一带最大的豪族,全领动员,却被我们在半天之内将军势全部打散,并且俘虏了主将少主加藤光泰和作为骨干的几个足轻头。挟此声势,一柳家绝对不敢再有任何动作。于是,前野长康和坪内利定带着礼物、书信及匆匆整理出来的土地文书前往稻叶山城,请求美浓守护斋藤义龙的仲裁,同行的是加藤家当主加藤景泰。

    当我们回军时,一路见到军势的新附领地的农民们全部跪在了道旁,表示对我们的臣服。而回到松仓城时,得到消息的前野家众人更是倾城出迎。在我房间里休息的小夏自然被吵醒了,很快就迎了出来。不过,当她听到青山新七夸耀着我阵前的勇武和风度时,立刻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

    “主公,是小夏没有照顾好您,让您面对那样的危险……”她几乎要泪眼婆娑了。

    “没什么啊,毕竟是武士,那样的事情总不好逃避吧!”我尽力的安慰她,“而且,你别小看了你家主公,那可是连美浓加藤家少主也打败了的勇武之士啊!”

    小夏忍不住撇了撇嘴。

    “怎么样,知道你家主公的厉害了吧!”我继续胡吹。

    “您那身手啊……的确是够瞧的。”这次她忍不住笑了。

    “对了,没事了,继续去休息吧!晚饭的时候,我会叫你的。”

    “恩!”小夏点了点头,“您的房间已经整理好了……小夏回自己房间去啦!”然后就迅速跑了开去。

    这时候,不远处的青山新七仍然口沫横飞,在向之前随前野长康埋伏的川并众同事们讲述着我的丰功伟绩:“……宣景殿下缓缓的走上前,带着一股无可阻挡的气势向加藤家的小子压去。那小子连忙侧身让过殿下的气势,然后双手举刀抢先向殿下砍去。殿下就那么轻轻一撩,用巧劲破去了加藤小子的招式,而且击断了对方的宝刀……”

    我笑着摇了摇头,离开了汇成人流的凯旋及欢迎的队伍。

    “此战过后,兄长武名昭彰,真是可喜可贺!”吉良秀景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武名昭彰么?”我自嘲的笑了笑,“要不是你那句‘海月是把宝刀……’我恐怕没办法镇定的面对单骑讨吧!”

    秀景也忍不住笑了一下。他坐了下来,把佩刀解下,放在身侧:“一人敌与万人敌,我还是分得清的。与军略比起来,武艺嘛,小道而已。今日阵前之事,兄长实在不用太过于在意。”

    “只是觉得有些无力罢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去做的。”我也坐了下来,“但无论如何,我都不会为了什么武名,轻易的去逞一夫之勇。我从来不是一个真正的武士,对于我来说,保住性命始终是最重要的。”

    “所以兄长才能逃脱本山家与长宗我部家的追杀吧!如果兄长不在了,所谓的兴复吉良家当然无从谈起……这一点我能明白。”秀景理解的说。

    “不说这个了。这一阵连续领军作战,一定很辛苦吧!”前一阵有几场战斗,是由他和前野长康指挥的,而我和蜂须贺小六则负责后勤及善后事宜。

    “辛苦是有一点,但是学到了很多。特别是从兄长身上。”秀景点了点头,“兄长,成为名将的感觉如何?”

    “这算什么名将?还差得远呢!一点小聪明罢了。”我随口答道。

    “兄长不可妄自菲薄。今日之军,今日之谋,的确当得起名将的称号。”

    “咱们兄弟,闹什么客套?”我笑了笑,“知道什么是名将吗?”

    “还请兄长指教。”吉良秀景的态度非常认真。

    “所谓名将,或者坚韧果决,扭转天下大势(织田信长桶狭间),或者治军严谨,侵如火守如山(武田信玄三方原),或者审时度势,熟知进退之道(羽柴秀吉贱之岳)。所以,像今天这样的乡村斗殴,实在算不了什么。”在我来说,既然知道几位战国名将的风采,对于今天的这种小战自然不放在心上。这就是眼界的区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