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没有那个实力让大贤们信服-《家兄唐太宗》


    第(2/3)页

    李世民:「……」

    「陛下,此番所用的松子乃是晋阳海峡附近所得,松香更加清冽悠长,与碎叶城运来的麦粒新磨的面粉也更配。」唐俭听到长孙无忌在选茶,默默撇了下嘴角,温声解释道。「那里的小麦灌溉都是来自雪山融化而下的河水,麦香比之河套地区的小麦更加馥郁。」

    原来那里的小麦产量,连养活当地人都很困难,但架不住大唐有孙思邈。孙思邈带着他的徒弟们还有张果的徒弟们,在周围转悠了三个月,留下五六个人,指挥着驻军和当地人修整水渠,产量翻了三倍还多。

    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

    已经翻看了半卷竹简的房玄龄抬起头,疑惑而又惊诧地看向公孙白,问道:「这……这是汉初的尹都尉十四篇?」

    汉初农家还没有完全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尹都尉书十四篇就算不是最后的绝响,也是少有的几本汉初农家传世之作,待到罢黜百家之后,农家彻底退出了权力的舞台。此书涵盖了种瓜、芥、葵、蓼、薤、葱等诸多蔬果之术,在解释族叔房仁裕为何精通种树方面,堪称最佳典籍。可……此书早已失传,齐民要术所引述的内容,各位经学大贤早有共识:挂着羊头卖狗肉,博取名望的手段而已。

    其实,一直有一种说法在暗处流传,只因为

    他家狸奴淘气,蹦跳的过程中碰倒了铜枝灯,使某些典籍付之一炬,成为只有书名流传的典籍。还有一种说法更离谱,只因贾齐民坚持商贾之事,阙而不录的原则,使得某位商贾愤然离去,夜里派人在其书房洒下蓖麻油,又扔下火石……等到发现时,已经火势凶猛不可救。

    「房相果然博学,难怪房刺史能顺天时,量地利,于种树之道用力少而成功多。」杨师道已经从抢救性保护的「震撼」中回过神来,抢在公孙白之前开口打趣道。

    不管真相到底是什么,公孙白跟着盖棺定论为抢救性保护,那便是抢救性保护,这些典籍再经过房玄龄的手,那便不再是什么抢救性保护保出来的典籍,而是清河房氏世代传承下来的农家典籍,有来路知归途的典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