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个人偷偷来到孙有才的房间,“孙兄,李长喜今天哪也不去,叫不动,就想着学习。” 孙有才笑笑,“呵呵,那你们就别管他了。” 他私下里跟赵举人打听李长喜,赵举人跟他说了实话,李长喜的水平能考上童生,但不足以考上秀才。 只要考不上,李家就还是农户,就算有公孙廉撑腰,也上不了仕途。 孙有才觉得自己最近学得好,赵举人说了,如果发挥的好,应该能够考上秀才。 再苦读三年,就能考上举人。 即使考不上进士,也不要紧。有大伯的关系,他在镇西关这样的地方,能够安排一官半职。 到时候,他就彻底的翻身了。 李家,曾经被他看不起的,以后照样看不起他们。 尽管李长喜最后三天,良心发现,用功读书,但科举考试,从来都不是一时之功,需要长年累月的努力。 虽然有赵举人的私下传授,还有县学夫子的辅导,让李长喜有点进步,但也仅仅是进步,并没有质的改变。 到了出发的日子,李长福和吴翠红交代好家里,带着李长喜一起去府城。 事先在考试院附近的地方,安排了一个小院子,很干净,也很清幽。 李长喜诧异,“大哥,你什么时候安排的?我以为咱们会住客栈呢?” “早就安排了,等到现在,周围的房子都没了。”李长福回答,“条件都给你准备了,剩下就靠你自己了。” 李长喜笑着点头,“多谢大哥。” 他们不会做饭,但雇佣了一个婆子专门做饭,味道还不错。 李长福就负责护送李长喜去考试,前前后后半个月,尽心尽责。 李长福也没有多问李长喜考得怎么样,但李长喜每次考完试,都笑容满面出来,想必很有自信 反倒是李长喜见大哥不问,等全部考完了,笑着问大哥,“大哥,你不好奇我考得怎么样吗?” 李长福摆手,“考得好,考得差,都是我弟弟。这是为你自己考试,你不辜负你自己就行。” 李长福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就想着一家人平平安安的。 至于弟弟考上状元做大官,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