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小月回来之后,她就开始编纂小学数学课本。 加减乘除,分数等。 李小月写得非常认真,不知不觉外面天黑了。 公孙廉明天就要离开,今天特地来道别。 看到李小月在书房里写东西,他敲门走了进来。 “在写什么呢?”公孙廉问道,他低头看了看。 他知道李小月用的这一套番邦的符号。 李小月回答:“最近我在脑海里一直在想,我们大严人平时重视四书五经,其他方面的研究全部变成杂科。” “其实我觉得四书五经教人的都是做人的道理,陶冶人的情操或者是统治阶级如何御民。” “真正推动这个时代发展的,是无数的匠人的研究。比如大夫研究医术治病救人,所以现在好的药方越来越多,治疗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比如木匠,技艺流传下来并且发展,建造出越来越多的东西,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就比如我弄出来的那个织机和纺车,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使布料的价格更便宜,更多人能够穿上体面的衣服。” “另外你再看看我手里的这个东西,只不过是一片中间厚两边薄的水玉,能够可以放大字体。” 李小月一边说一边拿起一个放大镜,放在她刚刚写的字上。 公孙廉听到这话微微一愣,拿过来放大镜,放在手里摸摸,的确是中间厚,两边薄的圆片水玉。 “现在是晚上,我没法给你验证放大镜的另一个作用。如果在太阳之下,放大镜的焦点如果落在甘草或者是一些易燃的东西上,还可以着火。” 听到这话,公孙廉爱不释手,“这个能不能送给我?” 李小月点了点头,“当然可以,不过我觉得你可能更想要另一个东西。” 公孙廉面露诧异,“还有什么好东西啊?你一起拿出来吧,别吊我胃口了!” 他现在越来越好奇李小月为什么会学那么多东西? 难道平时在脑子里想想,就能够想明白吗? 李小月拿出来五个望远镜,还可以伸缩,调整焦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