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她想把办学的规模再扩大一点,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以后才能发扬光大。 回门那日,李老汉看到女儿回来,很高兴。 “小月,成亲幸福不?”李老汉问,他希望女儿幸福。 李小月点头,“可幸福了,就是我现在不能在您身边承欢膝下了。等过段时间之后,处理好县城的事情,我们再回来,在这边长住。” 李老汉点头,“不用你给我承欢膝下,你把长喜,长欢,长乐,带在身边,好好教导就行了。” “嗯!”李小月点头,有时候也该适应身份改变。 在县学读书的李长喜,在县学里地位超然。 李长安的母亲改嫁公孙先生,那就是公孙先生的继子。 继子是不值钱,可公孙先生没孩子! 那这继子的分量就重了几分,就连县学吴学政对李长喜也多了几分客气。 李长喜还没来得及得意呢,就受到了来自母亲的暴击。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小月问李长喜,“什么时候去府城考试啊?” 李长喜放下碗筷,回答:“娘,还有半个月。” “哦,那你好好准备,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了。”李小月回答,“考不上,你就下来,不管是跟你大哥看管家里的地,还是跟你二哥一起看作坊,还是跟你表哥们一起跑商队,总能给你找到合适的活儿。” 一听这话,李长喜翘起的尾巴,瞬间就蔫了,赶紧吃饭,“娘,我去看书了。” 看着李长喜急忙跑走的背影,李小月笑了。 公孙老夫人笑笑,“你吓唬他做什么啊?” “我没有吓唬他。”李小月回答,“我这是告诉他,我的态度。他很聪明,但太懒惰,而且心思太活络。我要是不压着他,不给他戴紧箍咒,以后可能真的就废了。” 公孙老夫人点头,“这孩子的确聪明,只要能稳住,科举应该没问题。” 公孙廉轻笑,“吃过饭,我跟他讲讲。” “有劳了!”李小月感谢,希望李长喜这次能通过秀才考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