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问题就在这个李景隆身上,李景隆本身就是国公,要是正常情况他死后应该追封为王,但是问题在于,李景隆没有什么功绩可言啊! 嗯,有一个打开金川门的“默相事机之功”,还有最后为国战死之功,但相比于李景隆先前的所作所为,这还真是不好评价。 “曹国公李景隆,默相事机,为国殉难,追赠太傅,赐祭葬!” 嗯,追赠太傅,赐祭葬,这倒是勉强能够接受了。 没有追封为王,也没有赐予谥号,实在是因为李景隆没有身为武将的战功。 就算皇帝陛下捏着鼻子给他加上这些死后殊荣,那也没有什么意义,反倒是会因此引起世人不满,平白沦为一个笑话。 太傅这种三公早已成为荣誉,没有什么实权,李景隆能够在死后获得“追赠太傅,赐祭葬”的殊荣,也算是比较好的结局了。 “陛下,第三件事情……” 虽然京师里面有太子监国,可太子毕竟只是太子,只是储君还不是君,很多国政大计仍然需要朱棣这个皇帝陛下亲自做决定。 这也是朱高炽聪明的地方,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要多复杂就多复杂,要多敏感就多敏感。 朱高炽很清楚他现在的地位,该汇报的事情立刻汇报,不该隐瞒的事情绝不能隐瞒,不能下的决定更是不能僭越! 这一次杨荣和解缙带来了一大堆奏章,都需要朱棣这位大明皇帝亲自决定。 朱棣对太子的这般做法很是欣慰,毕竟他这个皇帝御驾亲征守卫国门,太子要是在京师里面兴风作浪或者贻误国政,那他这个皇帝还怎么能安心地保家卫国? 事实证明,太子就是天生做帝王的料子,处理政务得心应手,远比老二老三强出太多了! 嗯,现在还有个老四。 “对了,老四在干什么?” 朱棣好奇地看向了梅殷,后者神情凝重。 “郡王正在与工匠研制一种巨型火炮,据说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众人:“!!!” 「今日第二更,兄弟们多多投票支持,万分感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