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给儒学寻一个竞争对手,在对手的刺激之下,让儒学发生改变,去芜存菁,重新焕发出活力与生机!” 听到这话,朱棣脸上的笑容更甚。 不愧是他的太子,这些帝王心术他还是知道的。 “没错,就是如此。” “科学并不是来自于心学,而是弘壁自己捣鼓出来的学问,致力于知行合一实干兴邦,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让官员踏实做事,低下头为老百姓做实事!” “其他暂且不论,光是这一条,就足以让朝廷重视科学甚至是扶持科学了!” 历朝历代的文人士大夫都是如此,好针砭时弊,好高谈阔论,好指责君王过失,可他们却从不愿低下头来踏实做事,真真切切地为老百姓谋取福利,造福天下万民! 包括大明王朝的文人士大夫,一个个平日里张口道德仁义,闭口仁义道德,遇到问题了却想不出解决之策,活脱脱一群空谈误国的腐儒书生,这也是儒学腐朽的表现之一。 而李弘壁所推崇的科学却完全不同,知行合一,实干兴邦! 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办实事,为老百姓谋福祉,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道! “所以啊,太子,你要切记,哪怕等你即位称帝了,也不能听信士绅缙绅之言,一味打压科学!” “科学于百姓于大明,都是有利无害的,切莫因小失大。” 朱高炽急忙点了点头。 不过很快他却提出了质疑。 “父皇,万一这科学……取代了程朱呢?” 此话一出,朱棣也是愣了一下,不过随即他就哑然失笑。 “这怎么可能?” “程朱好歹也是正统儒学传承而来,天下文人皆是名教子弟,怎么可能会……” 话还没说完,朱棣就意识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炽儿,你是说瞻基?” 朱高炽苦笑着点了点头。 “瞻基现在一门心思地学习科学,甚至成了科学门徒,上一次儿臣还见他与杨士奇争执,甚至辩驳得杨士奇哑口无言……” “父皇,这科学……有些古怪啊,儿臣最担心的是,等瞻基即位之后,老四从旁进言,那科学当真会有取代程朱的那一天!” 这下子给朱棣整不会了,脸色变得古怪了起来。 他哪里知道,当初想着把好圣孙交给李弘壁培养,结果现在却埋下这么大一个隐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