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十万人的军队怎么就输了? 春秋战国。 稷下学宫内的万千学子都有些呆住了。 这后世天幕上的某些言论,可谓是妖言惑众,其心当诛啊! 商人? 那不是天底下最卑贱的人吗? 这天下不应该以农为本,以百姓为本才能长久延续吗? 可为何,后世似乎对于商业极为重视? 甚至于已经将农业完全抛在了身后? 这合理吗? 另一时空,大秦国,都城咸阳。 商鞅望着天幕上的画面也是一阵出神。 作为法家的代表人,作为一国变法的发起者,他对于朝局的认知无比清晰,对于天下的看法也极为深刻! 在这个时代,农也好商也罢,都与王朝政策相关! 而政策的变化,也与政治形势相关联。 如今他提出变法之后,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规定:土地可以买卖! 这瞬间就刺激了大秦国的国力获得发展,长久以往,大秦之昌盛指日可待。 可后世这重商之举,到底为何? 商鞅想不通! 要知道农业可是一国的大事,决定了国家国力的强弱,怎么可能会在后世被商业踩下去? 农业提供给百姓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周王朝数百年历史,春秋战国无数国家兴亡无不证实,农业才是一国之根本! 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可为何到后世就变了? 说好的重农抑商呢?这不科学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