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己笔下的宋江虽然不是完人,但绝对不是天幕上说的那种小人! 可是,天幕上的内容,却完全颠覆了施耐庵心中的形象。 在天幕上,宋江变成了一个虚伪自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 为了招揽人手,不惜陷害忠良,出卖朋友。 这样的宋江,哪里还有半点仗义豪情? 施耐庵甚至怀疑是自己老眼昏花看错了,都不敢相信天幕上所说。 他写了一辈子的英雄,竟然变成了这个样子! 绝对是抹黑!污蔑! 【关于刘备和宋江,谁更适合做主公这件事,想必众人应该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徐庶投靠曹操一事,大家都很熟悉。】 【当年徐庶的老母被曹操所擒,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投奔曹营。】 【这是人之常情,谁也不能责怪。】 【但是刘备的所作所为,却令人肃然起敬。】 【在徐庶提出离开的时候,刘备虽然十分不舍,但还是亲自为徐庶饯行。】 【其实当时,刘备麾下谋士孙乾曾经献上一计。】 【孙乾对刘备说,徐庶乃天下奇才,对主公情况了如指掌。】 【若是让他投靠曹操,势必成为后患。】 【不如将徐庶暂且扣下,待曹操杀了徐庶之母后。】 【徐庶定会痛恨曹操,为母报仇。】 【如此一来,主公既得人才,又无后患之忧。】 【此计可谓一箭双雕。】 【然而刘备听闻此计后,立刻摇头拒绝。】 【他说:“使人杀其母,以求其用,吾不忍也。”】 【短短一句话,道尽了刘备的为人处世之道。】 【然而再看宋江,面对不愿投降的秦明,他是如何做的?】 【假扮秦明的模样,带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将一切罪责都嫁祸给秦明,害得秦明家破人亡。】 【面对秦明的质问,宋江更是厚颜无耻。】 【“总管休怪,我也是无奈,若不用此计,如何能请得总管上山?”】 【这样的行径,如何能与刘备相提并论?】 【不管是人格魅力还是领袖风范,宋江都远远不及刘备。】 【更适合做主公之人,非刘备不可!】 曹操坐在案前,静静地看着天幕上的内容。 刘备,终究还是要杀他。 此人若不除,终成大患。 但这些内容,倒是让曹操也不得不承认,刘备这个人确实有过人之处。 当年徐庶之事,刘备的所作所为,确实令人敬佩。 这样的气度胸襟,不愧为英雄人物。 但再好的品行也改变不了刘备是敌人的事实。 说起徐庶,曹操心里又是一声长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