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元璋正在金銮殿上召见群臣,听取各地奏报。 这时,天幕上的画面浮现,令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 看着这位年轻将士的壮举,朱元璋不由得停下手中的奏折,转头对身边的刘伯温说道:“刘卿家,你看这后生,年纪轻轻就能明白守土有责的道理。” 刘伯温捋须点头:“陛下说得是,这般年轻就能有如此担当,确实难得。” 朱元璋站起身来,目光扫视殿内文武百官:“朕看这娃娃还不到十九岁吧?可这份忠勇之心,却胜过殿内不少人啊!” 刘伯温会意,附和道:“陛下明鉴。这后生虽然年少,却懂得以死报国的道理,当真令人汗颜。” 朱元璋冷哼一声:“你们看看,朕让你们镇守一方,总是推三阻四,说什么地方艰苦,说什么条件不好。 可这个小将士,连命都可以不要,你们还有什么好推脱的?” 殿内群臣低头不语,朱元璋继续道:“朕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也是靠着这样的热血儿郎。 现在朝廷养着你们这些人,一个个倒是养尊处优,可谁还记得这江山是怎么打下来的?” 刘伯温适时进言:“陛下说得是。这位小将士虽然年轻,但这种忠勇之气,确实值得朝中上下学习。” 朱元璋重重地坐回龙椅:“今日诸位都看到了,这才是真正的忠臣! 朕不求你们个个如此舍生取义,但求你们能有这份心意! 都抬起头来看看,这才是大明需要的好儿郎!” 说罢,殿内群臣纷纷躬身应是,看着天幕上的画面,神情各异。 …… 唐朝位面。 李世民凝视着天幕上的画面,不由得抚摸着龙案上的玉玺。 想当年自己率兵征战四方时,也不过二十出头,可这小将士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岁。 这样的后生,倒是让他想起了当年玄武门之变时的情形。 那时候自己也是豁出性命去拼,但那是为了争天下。 可这小将士,单纯就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这份纯粹的忠勇,当真是让人敬佩! 不过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贪生怕死的时候,可这孩子却能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 若是让他继续发展的话,定能成为一员虎将! 这般年纪就懂得为国尽忠,比那些整日在朝堂上磨洋工的老臣强多了。 也不知他的父母是如何教养的,竟能培养出这般忠勇之子。 话说回来,自己当年在这个年纪,虽说也是意气风发,但多少还是带着几分功名利禄在身。 可这小将士,为国赴死时的那份坚定,却是纯粹的大义。 这样想来,反倒是让他这个太宗皇帝都有些汗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