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正是此理!” 成吉思汗猛地一拍马鞍:“你看她举手投足间的气势,与我蒙古勇士何其相似!这医术与武功的结合,倒让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父亲有何高见?” “我军征战四方,伤亡在所难免。若能挑选些体魄强健的女子,既习医术,又习武艺,岂不是如虎添翼?” “战场之上,她们能与敌厮杀;战后之时,又可救死扶伤。” 窝阔台眼前一亮:“父亲英明!我大蒙古向来崇尚实力,不论男女。这等人才的确值得培养。” “哈哈,我大蒙古的女子,从不输于他人。” 成吉思汗抖了抖缰绳:“让人去查查,我军中可有这等身强体壮的女子,要像这石铭一般的。” “是!孩儿这就去办!” …… 明朝位面。 李时珍正在药圃中查验草药,忽见天幕异象,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药铲。 这位医道前辈抚着长须,面带惊奇。 这后世的年轻人,倒是让他大开眼界。 医道本就该与时俱进,这一身精妙的针灸术法,竟能与搏击之道相辅相成,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看她那稳准的手法,对人体经络穴位的把握,确实有几分独到之处。 医者,本就不该拘泥于一隅。 这姑娘能将两门看似相悖的技艺融会贯通,说不定还能在医道上有新的突破。 李时珍不禁莞尔,他穷尽一生所著的《本草纲目》,不就是为了让后人能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吗? 如今看来,后世的确人才辈出啊! …… 东汉末年。 张仲景看着天幕,眉头微蹙,继而舒展。 目光中流露出赞许之色。 他当年著《伤寒杂病论》时,何曾想过医者还能有如此特殊的阅历? 不过细想来,倒也在情理之中。 他当年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 这姑娘通过习武锻炼强身健体,某种程度上不正是这个道理的最好诠释吗? 有趣,当真有趣。 她既能打,又懂医,对于各类创伤的形成原因必然了如指掌,治疗起来自然也就更有的放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