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六位,郑和。】 …… 瞧见天幕上提及郑和,不少古人心中顿时掀起波澜。 一个小小太监,居然能与前面的君王圣贤相提并论? 可转念一想,这郑和竟能在千年之后被异国之人如此推崇,倒也令人暗自称奇。 听闻他率领的船队规模宏大,那等气势怕是连周边小国也未曾见过。 一个阉人能被写入史书,这般殊荣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看来这后世之人的眼光,当真与现今大不相同。 或许,评判一个人的价值,确实不该只看出身地位,更该看其作为吧。 …… 【这个人选,相信很多网友会觉得极其意外。】 【郑和作为一名明朝的太监,凭什么能和圣人孔子以及四位皇帝一起成为代表华夏的形象符号?】 【其实究其原因,是因为郑和曾先后七次带领明朝船队出使西洋。】 【在《世界历史》中,鹰国人提到郑和才是人类历史上的大航海第一人,他的航海规模也是哥伦布等欧洲航海家无法相比的。】 【鹰国人还赞美郑和说,当郑和发现新大陆之后,并没有想着将那里变成殖民地,而是贯彻“和平外交”原则。】 【所以鹰国人认为郑和拥有着高尚的品格,这些也是欧洲航海家所不具备的。】 【以上,就是鹰国人写进历史教材的六位华夏历史人物。】 【毫无疑问,这些人物确确实实都是对于华夏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极大贡献的历史名人。】 【但华夏文明璀璨如珠,泱泱华夏的英雄人物远不止鹰国教科书中提到的这些。】 【我们相信,随着华夏民族的逐渐强盛以及文化话语权增加,会有更多华夏历史英雄人物被世界人民看到。】 【而我们也将继承历史英雄人物的精神,用这种底气与豪气托起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 弹幕: ——“这么说郑和就是古代版环球旅行博主?” ——“别人到处抢地盘,郑和到此一游就够了” ——“哥伦布带着三艘小破船,郑和直接开着航母编队” ——“别人殖民我交友,这就是格局的差距!” …… 大明位面。 “这群鹰人倒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将一个阉人与圣贤同列!” 朱瞻基看着天幕,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