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海盗陈祖义?-《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第(3/3)页

    “小琉球?”朱楩一愣,他知道琉球群岛,但是小琉球又是指哪里?

    直到谢玉从一旁拿出附近的海域图,朱楩这才知道,原来如今的小琉球,就是指后世的宝岛台湾。

    话说为什么台湾是小琉球呢?

    因为台湾在这以前,其实一直都是很尴尬的地位。

    你说台湾属于中原吗?并不算,最早的时候,台湾是被称作为东蕃的,属于四夷中的东夷。

    甚至到了宋朝,哪怕南宋灭亡了,也从未想过退到台湾上面去。

    反倒是元朝时期,忽必烈曾经到过台湾,还想在这里建设一番,作为今后征服倭国岛屿的前哨。

    只可惜台湾以前更像是一个与世界脱轨的原始岛屿,上面也有原住民,但是难以驯服。

    于是忽必烈也没能登上宝岛,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在澎湖岛设置巡检司。

    又因为自隋唐开始,当时的‘流求’指的就是‘澎湖以东’、‘日本以南’一连串神秘而未知的蛮荒之岛。

    而到了明朝,琉球群岛上已经建立了琉球王国,而且向明朝进行了纳贡,得到了朝廷的册封。

    所以琉球王国是有历史和编制的,于是称作为大琉球。

    至于台湾,就被叫做小琉球了。

    朱楩没有想到,海盗的问题,竟然还涉及到了小琉球,更是忍不住问道:“如果我没记错,从金门去小琉球更近吧?”

    谢氏兄弟相视了一眼,均是以苦笑相对。

    “怎么?”朱楩看出其中好像另有隐情?

    谢春叹了口气说道:“殿下有所不知,陛下为了以防倭寇伤害百姓,于是增设巡检司四十五处,既为了巡防沿海,也是为了推行海禁的旨意。其中在澎湖岛上就有一所巡检司,严令禁止百姓登陆彭岛和小琉球。”

    所以就算知道如今的小琉球上有海盗泛滥,也没有人要上去剿匪。

    而且小琉球上也生活着自己的原住民,很排外,要是随意登岛还会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至少暂时的小琉球上,可谓是高山林立,属于是还未开化之地,连南宋要灭亡了都瞧不上的地方,可想而知。

    其实就好像云南一样,云南可是被沐英苦心经营了足足十年,才开垦出无数良田,难怪云南人那样尊敬沐英。

    小琉球现在就没有得到开发,恐怕连能种地的地方都没有多少。

    于是历朝历代对那座小岛都不看重,也导致台湾的历史真要追溯起来,就一句话概括为‘台湾固无史也。荷人启之,郑氏作之,清代营之,开物成务,以立我丕基,至於今三百有余年矣。’

    出自连横的《台湾通史》。

    也正是各种这样那样的因素,才让海盗们把小琉球当做了最好的窝点。

    说起来那陈祖义后来在周围海域称霸多年,乃至雄踞马六甲海峡长达十年之久,确实还是有点本事的。

    只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不顾同胞之情,竟然胆敢伤害大明子民。

    “此撩,与倭人有何区别?当诛,”朱楩冷哼一声,看向谢家兄弟,说道:“谢玉,你去通知全军,今日早些休息,明日准备跟随本王出海。谢春,如今海禁严格,咱们军队可没有船只。既然这次是为了你出征海外,你来准备大船。”

    “理应如此,理应如此,”谢春哪敢说个不字,何况这也是他主动做出的请求,别说区区几艘船,连出征的粮草也是他来负责的。

    “事成之后,小人还想出点小钱,犒赏全军,”谢春主动说道。

    “用不上,”朱楩却说道:“立下功劳,自然有朝廷的赏赐,这是他们建功立业的时候。你可不要瞎搞,当初沈万三想要代替我父皇犒赏全军,最后差点满门抄斩。你想干嘛?”

    犒赏全军?那是你能做的?军队最后该像谁效忠啊?

    朱楩在云南就玩过这一手,还因此遭到了老朱的猜忌,甚至被骂了一顿,以至于连当初的不世之功都被压下去了。

    要不是后来父子俩在互相伤害的过程反而前嫌尽弃,朱楩可没有如今的风光。

    谢春吓得不敢多说了。

    “王福,你也早做准备,”朱楩又对王福交代了一声,然后招呼自己的随行人员,在近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回到了府衙。

    府衙内,台州知府早早的让人准备了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要给朱楩接风洗尘。

    可是在得知朱楩下午突然离开,而且至今未归的消息后,他显得有些着急。

    “不会是哪里出了点纰漏吧?”台州知府在心里泛起了嘀咕。

    就在这时,有下人来报,说朱楩一行人回来了。

    台州知府心里一动,赶紧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迎了出去。

    院外,朱楩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不等台州知府拜见,就说道:“台州知府听令。明日本王要率领大军出海讨伐海盗,你现在就去写一份奏章上交给朝廷,就说是本王的意思。”

    台州知府浑身一震,面色复杂的低下头,答应道:“是。”

    (本章完)

      


    第(3/3)页